自从嘟嘟上小学以后就很少更新文章,不仅仅是因为单位年底工作忙,主要原因是开学的头两个月,真心不适应。从最初的鸡飞狗跳到如今的岁月静好,也是经历了一番磨炼,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小白家的日常。
这篇文章算是之前的文章的续集吧,即:鸡血妈和逍遥爸的一天
斥资八百万买了学位房,小孩儿上了还算不错的小学就万事大吉了么?
如果你抱着这样的心态买了学位房,等到小孩儿上了一年级就只有傻眼的份儿了。
没有搬到学位房片区又怎么会知道小孩们都是怎么学习的呢?
孩子开学两个多月,小白跟大家分享一下“伪鸡血妈小白的日常”,给娃尚未上小学的家长们看看小学生家长的辛酸苦辣。
前方高能预警,未婚未育者慎入。
学位房社区的多数孩子是上学前掌握好拼音、具备了基本中英文认读能力和简单数学基础知识的,部分同学在上学前就已经达到可以用拼音写日记和写英文日记的水平了,一些小朋友还可以独立阅读中英文章节书。
没有遇到“牛蛙”,你又咋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只“青蛙”呢?
如果班级平均水平较高,老师会根据平均水平来设计教学进度。正如嘟嘟的班主任老师所说:“大家都在抢跑,保持正常状态的孩子就会看起来落后了。”
虽然嘟嘟也不算真正意义上的零基础入学,不过开学两个月之内,全家还是鸡飞狗跳和人仰马翻。家庭会议召开了几轮,更新了几次学习计划和睡前清单。
家长圈有一句至理名言:“孩子没有上小学,你咋知道自家娃是个普通娃呢?”
家长圈同样有句至理名言:“孩子没有上学校,你又咋会记起自己也是个普通人呢?”
普通娃会忘记作业、普通娃会磨蹭,普通娃会写不好字,自己跟自己发脾气,普通娃会丢三落四……
普通人会发火,普通人会焦虑,普通人会殚精竭虑,普通人会患得患失……
普通人每天要起早贪黑送娃、接娃、上班、下班、伺候完老板,接着回家伺候小孩儿作业。朋友圈有家长辅导作业过程中心梗和脑梗的,小白发现有轻度中风迹象后在辅导作业这件事儿上激流勇退,逍遥爸小K被迫操刀上阵。
在辅导娃作业前,小K的口头禅是:“急啥?”
他总觉得世界很美好:“孩子嘛,有啥好管的?”
直到开学辅导了一段时间作业,小K忧心忡忡地对小白说:“老婆,你看我最近是不是发际线越来越高了……”
小k今年迷上健身,努力半年毫无建树,辅导孩子作业期间,据说成功瘦身塑形,不明真相群众纷纷请教经验。小K故作神秘:“等你们有了娃就懂了……”
每天早上7点40分,雷打不动,沿着拥挤却井然有序的送“太子上学”人潮,走在送娃的路上,鸡血的氛围扑面而来。
比如旁边喋喋不休的这位家长,小白竖起耳朵一听,嘿,人家是和娃在飚英语。
躲过一早起来鸡娃英语的,继续往前走,迎面遇到一个手里拿着随身听给娃播放古诗词的……
晚上带娃出门活动,活跃的家长群们,又会继续感受到无处不在的鸡血。
众所周知,小白对外号称知名亲子阅读专家,来到鸡娃社区以后,小白隐姓埋名,夹着尾巴做人,生怕被人认出来自己是所谓的十八线网红。
为什么?
因为专家太多了,小白自惭形秽。
比如这位奶奶:“嘟嘟妈妈,你知道怎么陪娃亲子阅读么?”
小白赶紧伏低做小:“不是很清楚啊,要怎么亲子阅读啊?”
“一个绘本至少读三遍,第一遍看图画让孩子看书说话,第二遍指读文字,第三遍让孩子跟读…………”奶奶笑眯眯地教导着。
这样读绘本么,孩子会配合么?
那就考验家长的本事啦,鸡血奶奶但笑不语。
社区妈妈群,一般会约定好带娃出来玩的时间,规定孩子在约定时间前完成校内校外作业,到了约定时间,一同带娃回家洗澡、睡前阅读再睡觉。“睡前阅读”是鸡血社区家庭的标配。
至于钢琴、游泳、国际象棋、舞蹈、书法、绘画、足球、篮球、羽毛球、英语、国学,这些基本兴趣班,每个娃总会学上几样。
从幼儿园开始就严格要求各项作息的孩子们,和从孩子出生就打了鸡血的家长们,把学位房社区的家庭氛围营造的书香四溢。
嘟嘟的作业,在不拖延的情况下每天完成需要30-60分钟,加上中英文阅读各半个小时,每天孩子花费在课后的作业时间大约是两个小时。尽管每周会去游泳三次,每天活动一到两个小时(校内加校外),但是孩子的自由支配时间太少了。
小白很惆怅。
小白和远在北京海淀区某名校任教的大学闺蜜燕子聊天,燕子也很惆怅。据说燕子的女儿乐乐刚上了一所以“快乐教育”闻名的知名小学,每天作业量只有五分钟。燕子跟小白抱怨:“黄庄的孩子都那样学习了,以后乐乐上了初中咋跟人竞争啊!”
不同的教育环境,不同的担忧,同样的操心老母亲(还有极少数老父亲)。
燕子的担忧在同事小李身上得到印证,小李的女儿在小学阶段快乐教育,从不参加课外辅导班,初中考上了深圳某知名牛校的重点班,每晚做作业要做到十二点半,学习起来非常吃力,小李后悔当初小学让娃过得太轻松,没有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有了鸡娃的氛围,哪里都可以是黄庄。不管是深圳福田、浙江镇海、上海徐汇……其实黄庄无处不在。面对空前“鸡血”的盛况,一年级家长到底该怎么面对呢?
小白结合学校老师建议和过来人的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运动
低年级的孩子保证9-10个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和每天2个小时左右的运动,才会更好的成长。哈佛大学医学院通过20年的潜心研究写了一本《运动改造大脑》的书,书中举了诸多例子和数据告诉我们:运动可以改造大脑、运动不仅可以促进睡眠,强身健体,更可以缓解焦虑,让人的头脑更聪明,学习效率大幅度提高。
释放情绪,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家有慢热内向的男宝一枚,小白从儿子出生开始就开启了话痨模式,每晚睡前陪聊一直坚持到现在。和孩子聊天的时候多听听他的想法,比把自己想说的话告诉他效果更好。
很珍惜每天的陪聊时光,可以听到小家伙讲学校里发生的各种有趣的故事和分享自己的各种情绪。而把自己的负面情绪用语言表达出来,也更有助于提升孩子的内省智能。
比培训班更重要的是主动学习的意愿和自主学习能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真心没有必要上培训班,从小上奥数的孩子和不上奥数但是善于主动思考的孩子到底有什么差别呢?其实这需要走很长一段路才看到的。
许多资深教师并不鼓励孩子提前学习奥数,但是鼓励孩子养成深度思考的习惯。
家长根据孩子的节奏引导孩子深度思考难度并不大。可以用桌游、下棋、讲故事等游戏的方式,陪伴孩子完成语数外的学科启蒙
好多朋友在纠结学龄前要不要给娃提前报名学习书法和拼音。小白觉得如果孩子非常有兴趣,家里也不差钱那就报名吧。但是没有提前学习,真心不会影响太多。
跟提前学习到的那些知识相比,认真听课和良好的作业习惯、阅读习惯、思考习惯,还有一个人健全的性格才会影响未来。与其把主要精力放在帮孩子规划和安排好学习任务,不如多听听他的想法,发现他的爱好,并且支持他为了梦想全力以赴。
插上梦想的翅膀,孩子才会越飞越高。
每个人的特长都不一样,学校教育不可能完全做到因材施教,但是家庭可以。
如何根据孩子的特点,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帮助孩子坚持自己的热爱,规范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性格,才是我们更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