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场世界地理知识竞赛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世界上有哪一个国家是双重内陆国?在场的人,有答错的,也有答对的。正确答案是:列支敦士登。完整的全称是:列支敦士登大公国。年更成为联合国第个会员国。
这个国家是唯一一个完全位于阿尔卑斯山地内的国家。境内的最高峰为灰尖峰,海拔为2,米。这个国家又是双重内陆国。何谓双重内陆国?你本身是内陆国,瑞士是内陆国家,奥地利也是内陆国家,包围你的两个国家都不靠海洋。而仅仅只有平方公里土地面积的列支敦士登大公国,就夹在瑞士和奥地利这两个内陆国家之间。
年1月1日,我们从瑞士的阿尔卑斯铁力士雪山顶上下来,旅游大巴一阵疾驰,在阿尔卑斯山中穿行,三拐二绕,眼前又出现了莱茵河,河这边是瑞士,过了河就是列支敦士登大公国了。越过瑞、列边境几分钟的路程,就到了列支敦士登大公国的首都瓦杜兹。一下旅游大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堡,有一座古老的城堡耸立在山顶,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这座古堡就是哈特曼三世年兴建的,著名的瓦杜兹城堡。列支敦士登旅游局logo上的城堡图案就是瓦杜兹城堡。列支敦士登家族正是由于这个城堡,从而在年获得神圣罗马帝国的封建权。别看这山不高,城堡不大,它有点像当年的井冈山,是立国的基础,是立国的根本。
列支敦士登人口不多,整个国家只有几万人,小小的国家,重要的城镇均沿着河谷分布,成为南北走向的狭长形。说实在的,首都瓦杜兹看过去,没有高大的建筑,但是房屋建筑都很漂亮。如果你不说这是一个国家的首都,我绝对看不出来这个小镇是个国家首都。很像我们去过的瑞士因特拉肯小镇,更像个阿尔卑斯山中美丽的城镇。
导游小卢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就把我们引入了一家商场,这应该是一家卖旅游纪念品的商场,在瑞士所能看见的各式各样的旅游商品这里都有。既然说列支敦士登是邮票王国,其它的就不看了,那还是直奔邮票专柜,果不其然,邮票专柜琳琅满目,品种繁多,应有尽有。我少年时代,也玩过集邮,对集邮这一行略知一二。但站在列支敦土登的邮票专柜前,基本上无语!给你的感觉是邮票已经不是邮票,变成了纯粹的商品。我们集邮,交易邮票都是以枚计算,或者是以套计算,邮票如果以一本一本计算,那都是很罕见的事了。
我现在虽然不玩集邮了,但是不论走到哪个国家,只要方便,这个国家的邮票我就会买一点做个纪念!还记得在海参葳旅游时,在卖俄罗斯的巧克力和鱼子酱的商店外,有一位俄罗斯老人在兜售俄罗斯邮票,我买了一版。那位老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微笑服务,在俄罗斯罕见的微笑服务,不凭别的,光凭这一脸的灿烂,我都要买他的邮票。
在列支敦士登,邮票虽然也有以枚、套、版、本出售,但更多的是用那种很廉价的塑料袋,装着邮票,以袋出售,小袋、中袋、大袋,货卖堆山,像农贸市场卖萝卜、白菜一样卖邮票,真不愧是邮票王国,服了,真是服了!真是让你无语!无语归无语,我还是买了一袋列支敦士登出版的风景邮票,留个纪念吧!
邮票已经买了,那就别在商场浪费时间了,赶快抓紧逛逛列支敦士登的首都吧!我和老伴出了商场,三步并成二步,从这头跑到那头,又从那头跑到这头。这个首都不很大,如果步伐迈大点,速度加快点,打个来回,半个小时应该足矣。
国家虽然不大,但历史悠久。根据考古遗址的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列支敦士登的土地上即已有人类居住。在前罗马时期,这里居住的是凯尔特人的部族,接着移入的是利西亚人;公元前15年,罗马征服了利西亚,此地成为罗马利西亚省的一部分。这个地方开始繁荣起来,是在罗马统治时期,由于军事和贸易的需要,在数百年内,罗马人在这块河谷之地建立了许多军事要塞和贸易路线。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撤出利西亚后,此地才由日耳曼人中的阿拉曼人占领,至今本地居民主要由他们的后裔构成。
查理曼大帝于9世纪初统治欧洲大陆时,在各地分封了许多小国,利西亚地区同样也得到了分封。到了15世纪上半叶,在这块土地上爆发了三场战争,瓦杜兹和舒伦堡都陷入其中,来自伯尔尼高地的布兰迪斯男爵夺取了瓦杜兹与舒伦堡。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内,布兰迪斯男爵领地先后为苏兹伯爵与荷恩姆斯伯爵所继承,欠了一屁股债,为了还债,只好卖房子卖地。在年与年将舒伦堡与瓦杜兹卖给了有钱的奥地利列支敦士登家族。
列支敦士登家族其实原来并不住在这里,而是住在奥地利境内的列支敦士登城堡,历代都是神圣罗马帝国麾下的诸侯。长久以来,列支敦士登家族一直渴望获得神圣罗马帝国大公会议中的席次和投票权,但列名席次的条件是要拥有一块具备帝国封建权的领土,但其家族的采邑皆是通过领主分封而来,不具备资格。恼火呀!实在是恼火!郁闷呀!实在是郁闷!
老天不负有心人,机会来了。列支敦士登的约翰.亚当一世于年买下了舒伦堡,但因舒伦堡的面积并未达到标准,还是得不到神圣罗马帝国议会席位,好在那个不争气的荷恩姆斯伯爵为了还债,还要继续卖产业。于是,约翰.亚当一世又在年买下瓦杜兹。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卡尔六世将两块领地合并,并升格为大公国,以列支敦士登家族的姓氏赐名,从此列支敦士登亲王便得到了他朝思暮想的罗马帝国议会席位。列支敦士登也成为欧洲少数以交易方式立国的国家。从那以后,就如同古庙里的大钟--名(鸣)声远扬哟!
恰逢圣诞、新年假期,首都瓦杜兹街上的行人很少,一条南北大街,街二旁的房屋很漂亮。遗憾的是国家博物馆、邮票博物馆、美术馆、酒庄等等都不开放,没有办法参观。街边有一座哥特式建筑的教堂,这里的官方语言为德语,约八成的人民信仰罗马天主教,教堂规模够大,也够雄伟。走过教堂再向前走,山上的瓦杜兹古堡更清楚了,瓦杜兹城堡是列支敦士登的象征,也是列支敦士登大公一家人居住的地方,它屹立在首都瓦杜兹的山丘上,既傲视着它富裕的领土,又高高在上地接受人民的景仰。城堡上飘扬着国旗。
列支敦士登大公全家就住在瓦杜兹城堡内,因此城堡不开放给民众参观。由于列支敦士登家族来自于奥地利,他们在奥地利有城堡,还拥有许多的产业。因此,列支敦士登大公会在自己的国家居住,也经常居住在维也纳。据说,看列支敦士登大公在不在瓦杜兹城堡?就看国旗在不在瓦杜兹城堡上飘扬。如果不在,城堡上空就没有国旗飞扬,如果在,城堡上空就有国旗飞扬。绕到街那边往山上看,看到城堡上悬挂着列支敦士登的国旗,大公在家喔!
18世纪末拿破仑战争爆发,列支敦士登沦为法军与帝国军队的战场。在年的奥斯特里茨的“三皇会战”中,拿破仑以少胜多,击垮俄、奥联军。拿破仑策动前神圣罗马帝国的各路诸侯,组织莱茵邦联,在随后所签署的《普雷斯堡和约》中,列支敦士登成为莱茵邦联的一分子。尽管当时身为战败帝国中将的列支敦士登亲王,心不甘,情不愿,他没有在邦联条约上签字。但这不妨碍列支敦士登获得了主权独立的地位。
年,莱茵邦联随着拿破仑的失利而解散,到了年的维也纳会议时,各德意志地区诸侯又组合成德意志邦联。39个自治邦的主权得到承认,其中也包括列支敦士登在内。德意志邦联在年的普奥战争后瓦解,年列支敦士登解散了仅有的一支小小的军队,宣布成为永久中立国。由于列支敦士登处于各种势力的边缘,依然保有其独立的主权地位。
年时,列支敦士登颁布了宪法,年时又加以进一步修正,今日的列支敦士登为君主立宪制度。国家各区域依照比例选出25名国会代表,并由多数党组成五人内阁,阁员名单由国会提名,交由大公核准任命。在所有君主立宪的国家元首中,列支敦士登大公是最有实权的一位,他拥有解散国会的权力。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列支敦士登在经济方面主要依靠奥地利。年与奥地利缔结关税同盟,并加入奥地利的货币体系。这很正常,也很自然,列支敦士登家族本身就来自于奥地利,与奥地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年的火车通车,更让列支敦士登成为国际运输系统的一部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奥匈帝国灭亡,列支敦士登失去了其主要的经济依靠。“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于是转而向瑞士示好。年与瑞士签订关税条款,翌年即加入瑞士法郎体系。导游小卢告诉我们:“列支敦士登没有军队,由瑞士负责他的国防,没有警察,由瑞士负责他的治安。列支敦士登人均收入比瑞士还高。”瑞士已经是欧洲第一等的富国,凭什么列支敦士登人比瑞士人收入还高?还富有?凭邮票吗?小小邮票你就是卖得再好,也不可能赚那么多钱?凭得是金融业。
大富由命,小富由勤。列支敦士登既然是个国家,对外只要有利于其国家的国际、欧洲组织全部参加,多多益善,在国际交往上的好处照单全收。列支敦士登对营业税的征收比其他国家低很多,因此这里成为全球企业的避税天堂,在这里注册的公司总数,超过列支敦士登全国人口的%—%。那怕收的税再低,这么多的公司在这里交税,平均每个人有二、三家公司的税收养着,那是啥成色呀?这么多的公司在这里设立,那就要在列支敦士登的银行开设帐户,大批的资金在这袖珍小国的银行中流动,那是啥成色呀?既然在此注册公司,要不要租房?要不要消费?要不要雇用员工?要不要会计报税?要不要……?如此这般,均有助于经济增长。
外头要个捞钱手,屋里要个聚宝盆。列支敦士登国内管理、经济和瑞士绑在一起,基本上不养干部,没有什么公务员,也没有公款请客,公款消费,公款旅游。国家收入用于人民福利,其余公费开支微不足道。列支敦士登金融业和瑞士金融业水乳交融,甚至于委托瑞士代办。即使是和瑞士同样的收入,地方小,人少,大河涨水小河满,锅里有了碗里就有,分起钱来人均肯定更多。一来二去就越来越富有啊!赚钱的不出力,出力的不赚钱。这甩手掌柜当的,风生水起,有滋有味,风流潇洒呀!
首都瓦杜兹街上雕塑不少,感觉其雕塑的风格与法国有较大差异。法国的雕塑浪漫风格十分突出,此地的雕塑比较写实。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咱不是这方面的专家,究竟区别在哪里?还真说不准。有一个平躺着游泳姿势的塑像,不知道是为某位为国争光的运动员所塑?还是为艺术或宣传游泳运动而雕塑?
在袖珍小国列支敦士登游览的时间有限,还要往奥地利去呢。我想,这个袖珍小国在弱肉强食、战火纷飞的欧洲能生存下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双重内陆国地理位置。西边全部被瑞士包围,瑞士本身是永久中立国,如果来侵略你,那还是永久中立国吗?东边全部被奥地利包围,奥地利可以说是她的母亲国,是娘家。这么一小块地方,侵占了能有多少油水?还不如让你存在,显得仁慈和宽宏大量。其他国家不可能越过瑞士和奥地利来侵略列支敦士登。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邮票虽小,方寸之地,卻可以包含世界。国家虽小,方寸之地,卻处处生机勃勃。新中国开国领袖毛主席说:“国家不分大小,应该一律平等,大国不应欺负小国,强国不应欺负弱国。”用一句咱们中国话来寄予希望:愿列支敦士登大公国永远吉祥繁荣!
赞赏